《天南》第五期“离散之味”



本期以离散之味(The Diaspora)为主题。

Entrance (入口)这里,我们特别推荐美国华裔诗人李立扬的诗作《总有一朵玫瑰》和《杜鹃花在证人席上》,它们第一次被译成中文发表。作为一个因政治原因而离散的家族的后代,他道尽了世界之苦和亲情之暖,正好作为这期Special Space (策划)的引子。

接着我们有哈金的《养老计划》和《耻辱》,李翊云的《逃避之道》,郭小橹的《想像库页岛》和黎紫书的《烟花季节》。前四篇小说都是用英文写成的,后一篇用中文写成。它们都被我们归纳在一个大离散的概念下,写出了海外华人在异乡的故事。

在非虚构文体方面,我们有李立扬获得美国图书奖的回忆录《带翼的种子》的节译,他在1990年首次回到中国和印尼寻访家世后写作了此书,里面有写到他外曾祖父袁世凯的家庭生活;还有谭恩美的《母语》,谈到她的写作受到了母亲洋泾滨英语的影响;还有虹影,她的《故土、他与女性意从阅读的角度,为我们耙梳了海外华人女性的文学史。
 

大离散的概念下,我们也关注流亡的体验和论述。于是我们有·萨义德《关于流亡的省思》以及卡瓦菲斯关于流亡的九首作,后者象征性地被放在Exit (出口)


本期的图片故事是
的《在纽约》,他拍纽约唐人街的人生百

Regular Space (自由组稿) 的部分,我们有两位四川作家的小说:的最新长篇《戴月行的一家》的首章《爸爸没有死》和罗伟章的《战时之恋》有两篇书评克里斯托弗·斯的《有待商榷》和菲戈评冈仓天心的《茶之书·的构造 。

本期有两本Parasites (刊中刊)一本是新的Crossover收入张永和王澍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进行的“越界”创作:他们分别根据自己的想象,设计了弗兰·欧布莱恩和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建筑空间;另一本是持续出版的Peregrine针对现在部分年轻读者已经能直接阅读英文, 我们除了的小说英译,还附上了哈金郭小橹李立扬的英文原作。他们的英文到底如何?读者可自行判断!



封面图片:两位唐人街的社区袖在纽约规模最大、历史最久的华人团体公所(CCBA)会议室内。张碔2007年。



本期的图片故事是的《在纽约》,他拍纽约唐人街的人生百态。



Peregrine, An English Companion to Chutzpah Magazine, Issue 5.

Guide|导览


Entrance
|入口


李立杨《总有一朵玫瑰》《杜鹃花在证人席上》(诗二首)


Special Space
|特别策划 
The Diaspora|离散之味


Strangers
|异乡人

哈金《养老计划》

哈金《耻辱》
李翊云《逃避之道》
郭小橹《想象库页岛》
黎紫书《烟花季节》


Remembrance & Writings
|记忆与书写

李立杨《带翼的种子》

谭恩美《母语》
虹影《故土、他乡与女性意识》


Imagery
|影像

张碔《在纽约》

Thinking|论述

爱德华
·萨义德《跨越边界:关于流亡的省思》


Regular Space
|自由组稿


Fiction
|虚构

颜歌《爸爸没有死》

罗伟章《战时之恋》

Reading |深读

刘铮《岂是俗儒可以梦见:希钦斯<有待商榷>》
菲戈《
美的战争:冈仓天心<茶之书·“粹”的构造>


Parasites |刊中刊

Crossover
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“文学中的建筑”项目

张永和《第三警察局》
王澍《反转的巴别图书馆》

Peregrine 
An English Companion to Chutzpah Magazine, Issue 5.

Yan Ge, Dad’s Not Dead, Translated by Nicky Harman

Ha Jin, A Pension Plan

Guo Xiaolu, A Soul in Sakhalin

Li-Young Lee, The Winged Seed


Exit 
|出口

卡瓦菲斯《流亡者》(诗九首)

评论

2012-3-3 6:48:19Ment
Whoveer wrote this, you know how to make a good article.
2012-4-4 4:09:55Sandra
Pefrcet shot! Thanks for your post!
2012-3-3 6:48:19Ment
Whoveer wrote this, you know how to make a good article.
2012-4-4 4:09:55Sandra
Pefrcet shot! Thanks for your post!